台州(椒江)科技大市场简介
台州(椒江)科技大市场是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技术市场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有关要求,由台州市科技局和椒江区科技局主办,并委托浙江伍一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台州分公司运营管理。台州(椒江)科技大市场依托政府政策及资源优势,通过建设线上的网上技术市场平台和线下的实体市场,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O2O模式的技术市场。线上,打造具有信息发布、技术评估、技术交易等功能的线上平台;线下,聚集一批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等中介服务机构,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等的技术成果,更好地吸引国内外及全省的技术成果到台州(椒江)市转化和产业化,促进技术的对接交易,满足企业转型升级的技术需求。
台州(椒江)科技大市场的功能
台州(椒江)科技大市场作为台州(椒江)科技合作的沟通桥梁、科技服务的集聚基地、兼具“展示、服务、交流、交易、共享”五位一体的服务功能和孵化功能;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一方面立足于台州本地化资源优势,同时借鉴、利用母公司的资源优势,与众多优秀的合作单位对接合作,为台州本地企业提供全方位、全产业链的优质科技服务。
具体服务内容包括:技术需求对接、技术人才需求对接、产学研对接、技术成果交易服务、企业项目资质申报(高新企业等)、知识产权服务、法律财务服务、大数据服务、互联网传播服务、科技金融的投融资服务等。
五大平台:
1、资源聚集平台:汇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研发中心、重点企业实验室、科技型企业研发中心等科技成果与专家人才资源。
2、成果转化平台:推广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优秀科技成果,引导供需双方通过线上线下进行双向成果对接,促进技术成果交易和产业化。
3、企业培育平台:整合优秀科技服务机构,提供知识产权、商标专利、法律财务、技术交易、项目包装、科技金融、券商等服务。
4、科技人员培育平台:培养科技咨询师、技术经纪人和企业科技专员等科技人员队伍。
5、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开展股权众筹、知识产权质押、成立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新三板上市服务。
五位一体:
1、展示:
展示方式:实物展示、电子动态展示、图片展示
展示内容:产业急需、社会前沿、高校成果等技术成果项目。
2、交流:
技术推介会、技术展会、项目路演、项目拍卖会
3、服务:知识产权、商标专利、法律财务、技术交易、项目包装、科技金融、融资上市等全方位服务的中介服务
4、共享:大型科研设备、重点实验室、科技文献等资源共享。
5、交易:人才、设备、技术、资金等科技资源供需信息,打造线上线下全方位的技术交易体系.
一、发展历程
为加快我省企业引进技术的步伐,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2002年省科技厅牵头建设了网上技术市场并投入运行。十多年来,网上技术市场经历了初创阶段(2002-2005)、稳定发展阶段(2006-2012)和加速发展阶段(2013一现在)三个发展时期,构建了由省管理中心、11个市级市场、94个县(市、区、高新区)分市场,29个专业市场的网上技术市场体系架构,形成了覆盖全省、辐射全国的技术市场平台。截止去年底,网上技术市场已累计发布技术难题 7.7万项,征集并发布科技成果 15.9万项,成交并签约项目3.5万项,成交金额 340.2 亿元,在线企业近10万家,高校、科研机构3万多家,中介机构1万家,网站访问人数达到1450万人次,总体规模和各项指标保持全国领先,成为到目前为止国内资源集聚最多、技术交易最活跃、绩效最明显的网上技术市场之一。
针对网上技术市场与实体技术市场脱节的情况,2012年开始,省科技厅根据省领导的指示,建设“展示、交易、交流、合作、共享”五位一体的浙江科技大市场,并于2014年12月正式落成启用。目前已分两批选引了40余家从事技术转移、咨询评估、投资融资、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科技中介机构入驻,形成一站式的创新服务链,初步实现了实体技术市场与网上技术市场功能的互补。
同时,省科技厅组建了浙江伍一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和全省科技大市场的运营管理主体。公司吸收在云计算服务、软件及信息服务、网络服务等领域有优势的企业,在国有控股的基础上采用混合所有制模式组建,股东包括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浙江省科技开发中心、中新力合股份有限公司、华数传媒公司、阿里巴巴公司、浙大网新集团、贝壳社等。
二、主要做法和特点
(一)领导重视,坚持把科技大市场体系建设作为科技系统的“一号工程”
省委、省政府把技术市场体系建设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举措来部署。夏宝龙书记高度重视技术市场建设工作,他在2015年5月12日实地考察省科技大市场时,提出要建设具有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成果交易中心,要求科技部门把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和“一号工程”来抓。仅隔17天,夏书记再次专题听取建设具有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成果交易中心意见的汇报,并作重要指示;6月17日,又作重要批示,要求继续把科技成果竞价(拍卖)活动做大做强。李强省长也多次调研技术市场建设,观摩科技成果拍卖活动,要求利用好这个平台,把全国、全世界的科技成果变成浙江的生产力。袁家军常务副省长也亲临现场观摩科技成果竞价(拍卖)活动,并实地调研了省级和德清的技术市场建设。时任副省长毛光烈也多次调研技术市场建设,对科技成果转化提出具体要求。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为了这样一项单项工作这么密集的开展调研、作出指示,充分说明了对科技大市场建设的关心重视。
科技部也高度重视我省的科技大市场建设工作。2015年,科技部王志刚书记、李萌副部长多次到我省调研视察科技大市场建设工作,并在年底将全国的技术市场工作会议放在杭州召开。万钢部长也充分肯定我省科技大市场建设,在前几天全国两会期间的记者招待会上,万钢部长还着重推荐我省的科技大市场建设和成果拍卖工作,并请周国辉厅长做了情况介绍。
(二)政策支持,打造“一揽子政策”体系
2012年以来,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培育和规范浙江网上技术市场的意见》、《培育技术市场和促进技术成果交易专项行动五年计划(2013—2017年)》、《关于进一步加强技术市场体系建设促进成果转化产业化的意见》,明确了科技大市场的建设、发展思路。文件明确了技术交易成交补助政策,对通过网上技术市场交易,并实现转化产业化的项目,我省按技术合同成交额10-20%的比例给予产业化经费补助,补助经费每年近亿元;科技厅每年对网上技术市场建设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成效突出的市、县(市、区)进行奖励性的工作经费补助,工作先进的设区市每个补助100万元,县(市、区)补助50万元。对技术交易业绩突出专业市场每个奖励30-50万元。对通过网上技术市场,促进技术交易业绩突出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每个奖励30-50万元。
(三)完善体系,逐步建立线上线下融合、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技术市场体系
近年来,我省科技大市场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步。省级层面,完成了网上技术市场提升改造,打造了全新的网上技术市场,主要包含四方面功能:一是信息发布,主要包括科技资讯、技术难题、技术需求、科技成果、专家等主要信息;二是技术对接,主要包括在线洽谈,大数据匹配,以及APP推送等功能,为技术难题匹配相应的专家和成果,为企业推送有关的专利和技术;三是在线交易,主要包括技术评估,竞价拍卖,在线支付等功能,实现技术成果的在线成交和支付;四是企业服务,依托科技商场功能,吸引全省重点中介机构和国内外优秀的服务机构在网上技术市场开设窗口,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项目申报、技术交易等一站式科技服务。建成了实体科技大市场,初步构建了网上技术市场和科技大市场双层复合、功能互补的技术交易平台。
地方市场建设方面,从2014年开始开展了科技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在6个市、20个县(市、区)探索开展试点;2015年底,全省11个设区市基本完成科技大市场建设。今年开始,还将在有条件的县(市、区)及高新区、科技城等建设实体科技大市场。
(四)建设队伍,培育了一批服务于科技大市场的中介机构和技术经纪人
2014年开始,省科技厅牵头培育了省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102家。据统计,上述机构有从业人员3090人,促成技术转让和技术开发项目7400多项,促成技术交易超过37亿元,省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已经成为我省促进技术转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重要力量。按照《五年行动计划》的要求,从2014年开始省科技厅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经费,组织开展技术经纪人培训工作,截止2015年底已培育2000余人。这些科技服务机构和技术经纪人都活跃在科技工作一线,服务于科技大市场和技术转移工作,在技术转移中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五)精深服务,打造“一站式交易”体系
2012年以来,按照科技成果的竞价(拍卖)与其他交易方式相结合的思路,省科技厅积极探索开展科技成果竞价(拍卖)。截至目前,全省已举办30余场科技成果竞价(拍卖)会,省级层面共组织开展6场拍卖,累计成交634项,金额11.6亿元,成为国内交易规模最大、成果种类最多、涉及领域最广、成效最显著、影响面最广的技术交易活动。目前省级层面的拍卖组织活动,主要由省科技大市场执行。据不完全统计,在通过竞拍的科技成果中,单项技术实现产业化的有204项,新增销售88.16亿元、利税5.67亿元。
此外,我们还在网上技术市场平台与阿里巴巴合作,打造了“在线拍卖”平台,整合了技术评估,竞价拍卖,在线支付等功能,实现了技术交易的常态化。
三、下一步的重点工作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仍将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的要求,努力推动技术成果商品化、技术成果市场化配置、技术市场运行平台公司化、努力构建功能完善、服务规范、运作高效的技术市场体系。
(一)进一步完善技术市场体系。继续加强省市县三级市场的协同发展。根据全省技术市场建设“六统一”的要求,省市县三级技术市场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网络平台开发、统一考核评价、统一诚信体系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完善技术转移的创新服务链,以多种形式,引进一批技术转移、咨询评估、投融资等中介服务机构,入驻科技大市场,完善创新服务链,提高技术转移的效率、效益和质量。
(二)进一步完善科技大市场制度建设。省级大市场将在厅里的统筹安排下,研究制定大市场的总体管理办法和服务规则;入驻机构引进和考核评价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的评价制度、科技信息配送制度,提高供需信息精准对接。并将这些管理制度、服务规则导入到各地方市场。全省技术市场形成标识统一、制度健全、规则一致的完整体系。
(三)进一步探索技术交易的有效形式,实现技术交易的常态化。加快筹建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引入成熟的技术产权交易规则,规范技术交易流程,打造全省联网的交易体系。
(四)进一步加强技术交易供需网络建设。建设和完善供给与需求双向互动的技术供需体系,深入打造两个触角。一个是企业触角,就是要将科技大市场打造成为科技系统与企业沟通的主要渠道,研究将我省主要企业都整合到我们平台上来,并且把有关企业主要产品的关键技术,都建立档案,在平台上存放。另一个触角则是科技成果的触角,就是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把专家、成果的信息都汇集到平台上。
(五)进一步培育科技服务队伍。继续深化技术经纪人培训,提高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能力和水平,实现技术增值、服务增值和信息增值。由省级大市场牵头,在各地规上企业、高新企业和重点科技型企业内培育企业科技专员,通过科技专员增强企业与科技大市场的粘性。积极开展与国内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合作,省科技大市场将加强与国内各技术交易机构的合作,拟与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吉林科技大市场、北方技术市场、天津技术交易所等合作,建立信息互换共享机制,扩大信息来源,共享成果、专家等有关信息。


|